八旬老妪与五万善款 |
——退休职工陈阿兰向灾区捐出大部分养老钱 |
5月26日,市民政局救灾募捐点,一位年近八旬、身材瘦弱的老阿婆再次为汶川地震捐款3万元,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因为大家知道,就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第四天,这位老阿婆已经向延平区红十字会捐出一笔两万元的善款。
这位感动了大家的老阿婆名叫陈阿兰,是福建林业职业技
术学院市郊林场的退休职工。在一幢楼道昏暗、年头不短的老房子里,记者找到了她的家,屋里除了一台21寸彩电外,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平时生活也很节俭,记者在她的餐桌上看到,除两个馒头、一碗小笋、一碟咸菜,别无他物。
老人告诉记者,其实她的生活并不富裕,退休近30年,在前十几年里,她的退休金每月只有30多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为了四个子女的生活,她一个瘦弱的女子,不得不干拖板车送货、到工地上挑土方这样的苦活累活。好在如今儿女们都早已成家立业,对她也孝顺,每年子女们都给她一些零用钱花,而且老伴的生活费也是由子女们承担。加上这几年落实政策,她这个1951年就入伍的老兵,退休金也得以一加再加,长到一千多元,手头才渐渐宽裕了些。
谈到自己的过去,老人有着太多的感慨。有件事让她至今难以释怀。三十多年前,她曾患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发作起来痛得直不起腰。单位党组织对她这么一个成天在山上干粗活的普通职工非常关心,想方设法把她送到省城最好的医院救治,整整49天,终于把她的病治愈了。而且,这期间,还专门聘请了两位看护照顾她的起居。所以,从内心深处,她有一种强烈的感恩愿望。这几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个念头就愈发强烈。
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的消息,老人是第一时间从电视上看到的。随着电视上越来越多的灾情报道,她每天守着电视,看到的尽是倒塌的房屋,听到的是成千上万人身亡的消息,她的心越揪越紧,每天都是流着热泪看下去。面对一个个痛失双亲的孤儿画面,从小也是孤儿的她有着更加清晰和深层的感受。当电视上报道有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捐款捐物,为灾区出力的消息时,老人立刻萌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要为灾区人民捐款。
尽管电视上有公布不少捐款的联系方式,她却不懂得该如何捐款。在延平区紫芝居委会同志的帮助下,5月16日,她找到了延平区红十字会,毫不犹豫地捐出了两万元。
两次的捐款现场,陪同前去的单位领导和细心的工作人员都曾很认真地劝过老人,年纪这么大了,一下子捐出去这么多钱,万一碰上头痛脑热的,怎么办?捐一点,尽尽心意就行了吧。可老人却毫不动摇,任大家怎么劝,硬是坚决要捐。
了却了一桩心愿后的老人,得意地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自己捐出五万元巨款,是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一点一滴攒起来的,所以没有跟家里的任何人商量过。当记者问及若是家人反对怎么办?她自信地说:“反正钱都是我平时省下的,我有绝对的支配权。我已经是快80岁的人了,能为国家、为灾区出点力,我心安理得。”不过老人还是交代了一点,其实,她第一次捐款时,就上了电视。儿女们看了电视马上打来电话,不但没有丝毫怪罪的意思,反而还赞赏母亲为全家人争了光,这让她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