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学院取得主要荣誉、教科研、人才培养主要成果
学院始终致力于探索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科技服务和林农培训等方面成绩显著。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学做相融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被教育部评估专家确定为学院的特色项目。
一、主要荣誉
1、2007年获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2、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3、省级文明学校。
4、省级花园式单位。
5、全省林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6、省级依法治校示范单位。
7、省级平安校园。
8、福建省学习型组织创建单位。
9、福建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10、全省林业系统先进集体。
11、2006年教工团支部荣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注:学院荣获市、厅级以上各类表彰50多项)
二、主要教科研成果
1、省级教学团队:资源环境系林业教研室
2、省高校教学名师:宋建英、李宝银
3、省级精品专业:园林技术专业、林业技术专业
4、省级精品课程:《SQLSERVER数据库技术》、《森林营造技术》、《森林植物》、《财务会计》、《广告美学》和《ASP动态网页制作》
5、2005年建立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生物技术实训基地”
6、学院主持完成的《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及功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获得福建省政府2007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7、学院主持的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绿色海峡西岸建设与林业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全国同类高职院校中推广应用;
8、学院教师编写的林农培训教材《竹类开发技术丛书》荣获第十八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三、人才培养主要成果
1.学院形成了“教学做相融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估专家一致确定为特色项目。
2.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特色鲜明,成绩显著,并由教育部林业高等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向全国同类院校推广。
3. 学院的校本实训教材开发成效显著,教育部林业高等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学院召开现场会,并向全国同类院校推广。
4.学院形成了订单培养型、产品开发型、顶岗实训型、科研项目主导型、生产项目主导型、科技服务型、科教兴农型、工学交替型、工学交融型、任务驱动型、产学一体型、顶岗预就业等多种工学结合形式。
5.校企以以产权联结为纽带,共同出资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企业化运作、教学和经营双重功能发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我省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典范。
6.建设了8个同产业运作相对应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含一个“国家级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其中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在提供学生实训及技术培训的同时每年还向社会提供林木、花卉优良品种30余种、组培苗1500万株。
7.省级精品专业2个,国家林业局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一门推荐国家级)。
8.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和顶岗预就业制度;学生中高级职业技能通过率达98.88%。
9.近三年学生荣获市厅级以上表彰53人次。
10.近三年学生参加全省高职技能大赛获奖47人次。
11.形成了依托行业的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了47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12.培养了2万余名毕业生,2003年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培养了1521人毕业生,近二年学生平均就业率达97.2%,称职率达98.1%。
13.教师参加全国统编正式出版教材27部(主编9部),其中高职高专教材19部,一般教材8部,专著6部;自编的校本实训教材17部。其中,我院教师主编的《竹类高效培育》系列教材荣获第十八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230篇,获奖论文23篇。
14.学院教师承担科研项目40项,其中省部级5项、市厅级24项,参与教师101人次,已取得24项科研成果;承担教研项目47项,其中市厅级以上12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7项。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森林植物》网络课程2003年8月通过教育部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