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他们的读书梦——细数我市学生资助体系十年历程
(来源:闽北日报 2022-10-12)
闽北日报 第七版
资助档案建设更加精细规范。
宝马论坛118论坛官网学生阿依古丽·买买提尼亚孜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南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推进市本级和县级资助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
多方走访,让更多学子圆了上学梦。
南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标志和标语。
十年来,我国学生资助政策历经了26次调整,逐步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学段,资助标准不断提高,累计资助项目28个。学生资助事业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幸福,我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建立起学生资助特色体系。一些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在全省、全国脱颖而出。据统计,从2012年至2021年,南平市累计资助各教育阶段学生助学金1.68亿元,惠及学生18.8万人次;发放免学费资金2.58亿元,惠及学生21.8万人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6.11亿元,惠及学生8万人次。
完善政策 提供坚实保障
每年暑假伊始,便是南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候,家庭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总让他们牵挂。大学新生正式入学前,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就已经全面启动。贷款标准是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6000元。家庭困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后,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国家承担。受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国家再次出台了新政策,2022年度毕业的应届生,以及已经毕业多年的往届生,在2022年内应偿还本金或利息者,可免息及延期1年偿还本金,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像这样的政策调整,十年来国家共进行了26次。资助政策体系逐渐完善,体现在资助项目更全,标准更高,范围更广。”在南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梁海萍的眼中,学生资助工作的“扩项、提标、全覆盖”可以说是她感受到最显著的变化。
2012年以来,我国相继设立或出台了多个资助项目、资助政策,陆续对各学段17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进行了26次调整和完善。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涵盖28个中央政府部门的资助项目。即项目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方式上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奖优为辅的特色学生资助体系。以“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由最初的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试点,到如今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还建立了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各学段资助标准。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逐步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中职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至2000元;扩大中职免学费、高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增加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完善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
国家对学生资助工作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持续加强顶层设计。为了让我市家庭困难的学子们提早知晓国家提供的各项帮助,享受到学生资助政策,南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各校紧密配合,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着力解决受助家庭的急难愁盼,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提供了坚实保障。
先行先试 提升服务效能
精准资助是学生资助的基本要求,如何保证对需要资助学生的识别和帮扶“一个不落”?2012年,南平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团队刚刚组建时,就意识到了资助档案建设的重要性。然而,当时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团队成员下校开展资助普查时,发现很多学校的资助档案管理混乱,资料缺失问题严重。有的学校不同的佐证材料对不上,有的学校甚至一整年的材料都丢失……直接影响了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学生资助工作覆盖面广,调查建档工作要求高,必须严格规范。这是对困难家庭负责。”原南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刘旭森告诉记者,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资金管理规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结合实际,明确了对学生资助实施范围的界定,并开展规范建档试点工作。2012年,南平市教育局、延平区教育局、武夷山市教育局、武夷学院、闽北卫校、建阳一中这六家单位分别代表不同地区管理层、不同教育阶段,对学生资助过程中产生的材料进行科学合理地归档整理,分类明确便于查找利用,移交衔接。并采取了重点抽查、交叉检查、自查自纠等方式加强学生资助监管力度。做到资金用途明确,专款专用。以降低误判、漏判的概率,提升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度,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针对中职学生学籍流动频繁等问题,我市建立起了助学金“按月集中支付”机制。改变了原来由财政拨付资金到学校,再由学校发放给学生的做法。直接由资助中心按月审核发送学生发放名单、助学金到发卡银行,再由发卡银行直接将助学金划拨至每个持卡学生账户。减少了资金拨付流转环节,确保资助数据精准,有效规避滞留和挪用国家助学金的现象。
在学生营养餐的食材配送和资金安全方面,南平市在全省率先对所有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行“大宗食材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供货模式。2019年秋季,开启可移动终端的手机APP信息管理系统试点,对营养改善计划所需食材从配送源头到餐桌进行全实时、全过程、可溯源的监控,确保食品安全可溯可控。
十年来,南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实践,实现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资助服务效能,在资助档案建设和资助中心标准化、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精准资助创新举措等多项工作形成了具有较高宣传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有全国首创案例,也有全省率先案例。2018年,南平市教育局资助中心“优秀单位案例典型”获教育部表彰;2019年福建省教育厅等十八部门表彰“最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南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其他单位并列首位。
扶志育人 助力成长成材
国家建立健全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努力提高精准资助,不仅是为了让每位学生充分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减轻低收入人群家庭的经济负担,更是为了帮助受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强国建设培养后备力量。
“2021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学校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91个,勤工助学人数702人次,资助金额达28.5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15%。勤工助学岗位包括各部门行政助理、辅导员助理、校园卫生保洁、实训室管理员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用劳动换取报酬。”闽北职业技术学院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吴兴旺介绍,当前,高校资助理念已经从保障性资助,转变为发展性资助,除了经济资助,还充分重视学生的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高校勤工助学岗,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成长成材,此外,通过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劳动光荣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品质。
去年10月,《人民日报》刊发了宝马论坛118论坛官网2013级林业技术专业学子郭斯贤援宁的感人事迹。在校期间,他曾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一等奖学金等奖项资助。2016年,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到福建招募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他利用所学,成为国家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员。初到困难户家庭,郭斯贤看到的是村民的处境,同是贫苦出身的他更坚定了他为民脱困的信念。志愿者们耐心地给村民们讲政策,帮大家想办法。通过发展蔬菜大棚种植、羊只暖棚圈养等方式,帮助村民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经过几年的志愿帮扶,困难群众盖起了瓦房,吃上了鲜美的肉,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在西部服务的工作中,郭斯贤深刻地感受到脱贫攻坚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巨变。志愿服务结束后,他创办了公司,为闽宁创业青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扩大闽宁两地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郭斯贤还将自己的励志故事带到福建9所高校,开展宁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交流,用自己的奋斗故事,号召更多的青年投身到祖国的发展建设中去。
经过十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市强化资助正向育人的功能,尤其注重对受助学生心理和精神上的帮助。采取了资助与育人并举、扶贫与扶志同步的方式,在帮扶中融入温情。一方面通过主题宣传活动弘扬正能量,积极开展“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和“励志校园·感动福建”优秀学生典型宣传活动,激发和引领广大学生励志校园、奋发有为、感恩图报的热情和行动。另一方面通过典型案例推荐育人好经验,把各地各校征集来的资助工作典型案例精选整理成《南平市精准资助与育人典型案例汇编》供各地学习并向省及全国资助中心推荐。发挥受助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通过思想引领,帮助更多家庭困难学生塑造自强不息的品格,尽己所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回馈社会。
原文刊载:闽北日报 第七版